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农业咋发展?地咋种?农业部部长支了这3招!

2018-01-09 经济日报

新一年到来,农民又该盘算这一年种些啥、怎么种,各地也在筹划农业发展路子。


与往年有些不同,年前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有很多新提法、新要求,其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那么,新的一年,农民的地该咋种?各地农业发展要从何处着力?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他指出,要坚持质量第一、绿色导向、市场导向,并提出细化措施,具体到哪些粮食该少种,哪些该多种。信息量太大了,快快转发收藏吧!




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


记者:为什么要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农业部门将从哪些方面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韩长赋:


当前,农业质量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其一,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多而不优。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种齐全、花色繁多,时不分四季、供应不断,地不分南北、想买就有,但同质化严重,分等分级少,缺少个性化产品。


其二,农业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而且我国农产品大品牌不多,有市场影响力的更少。


其三,农业体量大,但产业大而不强。此外,我国粮肉蛋果菜茶鱼产量都居世界首位,但国际竞争力与农业大国地位还不相称。


这些问题表明,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推进农业标准化,把优质产出来。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抓手是按标生产。要加快标准制修订,2018年制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兽药残留标准100项、其他行业标准近200项。大力宣传农兽药、饲料添加剂、抗生素使用规范,严格落实间隔期休药期规定,让农民一看就懂。


加强执法监管,把安全管出来。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多、链条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必须围绕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出重拳、求突破。严格投入品使用监管,推进农药追溯体系建设,高毒农药已禁止使用39种,2年内再禁止使用2种,剩余10种今后5年内要逐步禁止使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生产信用档案,将新型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名录。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今年再创建200个,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省为单位整建制创建。


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把品牌树起来。去年我们开展了农业品牌推进年活动,推出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与产品品牌,各方面反响很好。今年要开展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将品牌建设与“三区三园”建设、绿色食品等产品认证紧密结合,再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的农业品牌。要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品牌“含金量”。


强化现代要素集成运用,让产业强起来。我国农业质量不高、大而不强,最根本的是产业素质不高,必须强化现代科技装备支撑。要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围绕提质增效重大需求,遴选具有示范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组装集成特色高效品种技术。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全面深化种业权益改革,建立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质量。此外,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要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优良品种推广,着力解决土地板结等问题。



坚持绿色导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记者:去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对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要求。日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今年,农业绿色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

韩长赋: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认识到,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区域,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生态宜居的美好环境。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使得我们有能力把资源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而农业资源环境存在围湖造田、过度养殖、过度捕捞、过度放牧等现象,倒逼我们发展绿色农业。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农业生态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要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当前,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利用率不高,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目前,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已提前实现,下一步要在提高使用效率、减少使用总量上下功夫。今年要扩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范围,再选择100个生产大县整建制推进试点。选择150个县开展果菜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力争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要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利用,变污染为资源,是农业发展的一项新课题。当前,首先聚焦586个生猪、奶牛、肉牛大县,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去年支持96个县整建制推进,今年争取再支持200个县,探索有效治理机制,确保到2020年基本解决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同时,以东北、华北玉米秸秆较多的地区为重点,在150个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以西北、西南地区为重点开展农膜回收,建设100个地膜治理示范县。


加强农业资源养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将优质的黑土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以黑土区为重点,集成推广深松深耕技术,力争今年深松深耕整地面积达到1.5亿亩以上。大力开展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加快制定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统筹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既不能因为保供给、保收入而牺牲生态,也不能因为保生态而让农产品供给、农民收入受影响。如果简单采取减少种植、关闭养殖场的办法,就违背了绿色发展的本意,要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坚持市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记者:当前调整农业结构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方向在哪里?

韩长赋: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产量结构性过剩是当前农业面临的突出矛盾,这两年,我们推进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供需脱节、资源错配问题仍很突出。下一步,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推进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坚定不移调整种养结构。树立大食物观,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减少低端无效农产品生产,增加销路好、品质高、市场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以控水稻、增大豆、粮改饲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这两年玉米调减效果明显,要继续推动“镰刀弯”地区玉米调减,为优势产区留出空间。扩大粮豆轮作试点,增加大豆、杂粮杂豆、优质饲草料等品种种植。以调生猪、提奶业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以退出不合理产能、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


加快推进产业向“三区三园”集聚。要以“三区三园”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划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今年要基本完成水稻、小麦划定;加强“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今年再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建立国家、省、市、县建设体系;推动创建100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基地)。


推进信息化与农业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构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据采集、整合、传输、共享,强化农业大数据应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新增5个省开展整省推进示范,力争今年底建成15万个益农信息社。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动建设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


要强调的是,农业结构调整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重点追求质并不是不要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面积稳定、产能稳定,做到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两手一起抓。要重点保口粮保谷物稳产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好9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需要就能产得出、供得上。



新闻深一度


准确把握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党中央对世情国情党情农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精准判断、深刻把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实践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先要准确深刻地理解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


要看到,我们已经具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条件。一方面,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极大提升,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质量大幅提高、结构不断完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更雄厚、现实条件更成熟。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尽管不大,但在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实施乡村振兴是顺势而为,正当其时。


另一方面,“三农”发展不断向上走强,农业综合产能和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等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农业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进步,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中国“乡愁”深入人心。可以说,这些年无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期影响,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农”向好格局都提供了稳定的“基本盘”。


要看到,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提高供给端质量入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从“三农”供给端现实来看,无论农业整体供给质量、城乡各种差别,还是农村环境面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都面临质量提升、满足需要的巨大考验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许多矛盾。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党中央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机遇。


全面准确把握这两点,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定位。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乡村振兴战略既关系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我国乡村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前一些仁人志士发起乡村建设运动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带来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气象,直至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吹响了“三农”全面振兴的总号角。


要从行动上增强紧迫感,有只争朝夕的压力和动力。“三农”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最突出的“短板”,我们对“三农”的欠账和需要补齐的弱项还很多很明显,需要有奋起直追、时不我待的拼搏精神。还要有沉下身子,抓铁有痕,久久为功的干劲和勇气。现代化不可能一天实现,乡村振兴不可能朝发夕至,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一步一步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能习惯性地追求速度,甚至刮风搞运动下指标,把乡村振兴战略搞成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顺时者强,顺势者兴。进入2018年,我们昂首跨入乡村振兴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总目标和总路径更加清晰,“三农”事业导向和工作重心更加明确。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牛鼻子”,就能切实推动“三农”发展向着产品品质高、产业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经营效益高、农民收入高、发展方式优、生态环境美的目标前进。


其他人都在看


风光了40多年的企业被关停!背后原来有这样一盘大棋

汽车业,迎来颠覆性时刻?

Bilingual·Foreign Business|2018 年旅行趋势:自然、音乐和远足

机票价格改革落地!你常坐的热门航线机票可能要涨价……



编辑 / 杜秀萍

来源 / 经济日报(记者乔金亮、瞿长福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